三夏时节,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持的姜堰区张甸镇三野村1035亩试验示范区,腾飞农场首创的全省“水稻种植测土配方施肥”技术,吸引了不少省内外种粮大户前来观摩。
小麦收割后,先翻耕土地、晒地,让疲劳的土地“松口气”、“吸口氧”,然后在田间施上家积肥,配上一定数量的化肥,两者融合,既改变土壤质态,又使田块持续增力。腾飞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田有军告诉记者,原来水稻种植全季要施用四次化肥,现在采用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,一次施用就能保全季,不仅省时省工降成本,还能实现减肥、增产、护地三重目标。
在姜堰区三水街道井贤农场,插好秧苗的田块里,分布着60多个“分离式静态气箱”。有了这些气箱,种出的大米品质更优良。4年前,为有效控制田间化肥农药等大气污染,井贤农场与省农科院、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,研发了全天候适时监控水稻田块大气污染新装备,即“分离式静态气箱”。
在数据“护稻”的同时,井贤农场还采用水稻全生育期精简用药技术模式,提高水稻品质。这项技术通过稻种浸泡消毒与农药吸收促进剂的应用,在水稻生长早期构建起坚固的病虫害防线天无需用药的神奇效果,每亩能节省成本30元,产量还不受影响。